金飞工作室

再谈乐视网:二季度各家基金的态度分歧严重

2017年07月24日 17:10 
  基金二季报近期公布,毫无疑问,乐视网再次成为持有人的关注焦点。
 
  根据媒体报道,对于乐视网,二季度各家基金的态度分歧严重。北京一家以新兴产业投资闻名的基金公司,旗下基金继续高仓位持有乐视网股票,持有比例从2.97%增加到10.16%(显然,有只基金的乐视网持股量已经突破法规界限),而另几家公司的基金则大幅减持乐视网股票。
 
  相应的,市场和评论界开始对仍旧持有乐视网股票的基金展开新一轮“讨伐”。甚至有些机构或投资人激烈地表示,“买过乐视网股票的基金经理(投资经理)”都是不合格的。
 
  首先,个人的看法是,以“买过什么股票”作为基金经理合格与否的标准非常不妥当。
 
  投资本身是追求“概率”的工作。无论是多么优秀的投资经理都有可能犯错,以结果来推导某些基金经理投资过程是否存在“过失”过于武断,也很可能给投资经理的正常操作过程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,最终损害基金持有人的长期利益。
 
  所以,是否持有乐视网股票,不应成为当下行业批评的焦点。
 
  其次,一只股票基金长期过高仓位地持有某一个股票是否妥当?这才是行业应该关注和讨论的重要议题。
 
 
  前述提及的集中持有乐视网股票的基金经理,他的投资是否毫无问题?当然不是。从投资角度看,即便乐视网是极为优秀的企业,长期“顶格”(以接近10%的比例)持有某个股票,依然是不太合适的。
 
  原因很简单,开放式基金日常的管理规模是变动的,以一个接近法规上限的比例,持有某一家公司的股票,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罔顾基金组合的流动性风险。如果重仓个股进入长期停牌进程(比如现在的乐视网),基金又遭遇赎回,试问应该如何调整其组合?
 
  上述基金经理出现被动局面,并不因其持有了乐视网股票,而恰在其喜欢顶格持有、重仓某些个股的投资习惯。
 
  第三,行业和基金公司需要反省,顶格持有的文化是怎么形成的?应该如何预防?
 
  顺着上述思路,我们应该进一步关注以下几个问题:第一,前述基金经理所在的基金公司是否对该基金经理的重仓操作,进行过提醒和合理的“约束”?第二,为什么基金经理愿意冒着流动性风险,来做顶格持有的事情,背后是怎样的行业生态在推动?这些问题同样发人深省。
TAG:乐视网
  电话咨询